
親子教養 | 如何帶著孩子正確地閱讀繪本
發布者:edkadmin 瀏覽次數:108次

2017-12-08 劉凌幼教名師工作室
繪本是以圖畫為主,文字為輔,甚至是全圖畫的書籍。它體現一種既高深又輕淺的兒童哲學。衍生出精神的享受,毫不夸張的說,繪畫是兒童精神成長的營養大餐。那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孩子閱讀繪本呢?
1. 發現
每一本繪本,從頭到尾都隱藏著神秘。無論是扉頁、封面、環襯都為我們的孩子獻上了精美的“食品”這就需要擁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。
(1)發現封面,作者、譯者、出版社,主人翁。猜想故事,使閱讀彌漫想象的色彩;
(2)發現環襯,封面與書蕊之間的襯低,不但與正文故事息息相關,有時也會提升主題;
(3)發現扉頁,不僅是通向故事的一扇門,它還包含著豐富的信息;
(4)發現正文:每一個孩子都是讀繪本的天才,它能發現書中隱藏的“神秘”,他能讀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。尊重孩子的不同感受,要積極鼓勵孩子邊發現邊猜想故事,鼓勵他們融入故事中去,在想象空間大的地方可以先讓孩子想象,再讀故事,情緒色彩濃的的圖畫可以讓學生由圖畫想象人物的心理;
(5)發現并未結束的封底:許多繪本,把故事的結尾延續到封底上,與封面相呼應,需要和封面連在一起欣賞討論。為孩子們想象留下了空間。
2. 思考
在讀文欣賞圖過程中或讀完故事后,引導孩子再現情節,通過思考產生心靈的頓悟。閱讀只是給頭腦提供認識的材料,思考才能使我們把認識材料內化為自己的東西。因此,不要著急說教,而應把看書,思考的空間留給兒童,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品味故事,讓他們體驗和感受,經過時間深沉,融入自己的生命。
3. 表達
世界上最好的“繪本作家”應該是孩子。閱讀繪本,能給孩子創造表達的舞臺。如何在挖掘繪本本身臨其境魅力同時激發孩子的創造能力呢?建議家長幫助孩子采用以下表達形式:
(1)語言表達:講故事、演故事、續編故事
(2)文字表達;改寫結局,改編情節在扉頁處寫前言:給書中人或作者寫信,談心得等。
(3)圖畫表達:學畫書中圖畫,繪本創作。
無論是出于對眼利益的考慮,還是出于為孩子長遠發展的考慮,都應補這一課。閱讀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全部的領域,希望能有更多的爸爸媽媽去參考。給孩子選擇一個好的繪本同樣重要,就像是給他找了一個好的童年小伙伴。初識世界的時候,給孩子選擇一本好的繪本也許是比較重要的,因為,繪本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,更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。
選擇繪本
(1)在故事內容方面,故事的取材要貼近孩子的生活,最好是孩子熟悉的事情,但要有一些異于常態、常理、常情的變化,使兒童感覺到熟悉而奇特、新穎而有趣。故事的情節必須是簡單而清楚的描述,讓孩子想知道接著發生什么。
(2)圖畫要富有視覺美,要恰當地運用色彩特指。這樣故事中的形象才會更鮮明,也更能激發孩子閱讀的欲望。